#1077 Golang 插件化

2025-10-13


这篇文章《Plugins in Go》深入探讨了在 Go 语言中实现插件机制的多种方式,尽管 Go 本身不支持运行时加载动态库。以下是文章的核心要点汇总:


🧩 为什么在 Go 中使用插件

  • 虽然 Go 编译速度快,但某些应用仍需在运行时加载插件。
  • 插件机制可以扩展应用功能,提升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 理想插件架构的标准

  • 速度:调用插件方法应尽可能快。
  • 可靠性:插件应稳定运行,支持故障恢复。
  • 安全性:防止篡改,例如通过代码签名。
  • 易用性:插件 API 应简洁易懂。

🔄 插件运行方式对比

插件类型 优点 缺点
进程内插件 快速调用、部署简单、无需额外管理 插件崩溃可能影响主程序、语言受限(通常只能用 Go 编写)
独立进程插件 崩溃隔离、安全性高、支持多语言、可动态启用/禁用 通信复杂、性能略低、需额外管理(如健康检查)

🔧 Go 中的插件实现方式

  1. 通过 stdin/stdout 使用 RPC 通信

    • 主程序启动插件进程,通过标准输入输出进行 RPC 通信。
    • 示例:Pie 插件框架。
  2. 通过网络使用 RPC 通信

    • 使用 net/rpc 在本地网络中连接插件。
    • 示例:HashiCorp 的 go-plugin,功能强大,适合企业级应用。
  3. 通过消息队列通信

    • 使用如 nanomsg 的 ReqRep 或 Survey 协议进行插件交互。
    • 虽未有现成框架,但架构灵活,适合自定义实现。
  4. 编译时集成的进程内插件

    • 插件作为 Go 包编译进主程序,常见于 HTTP 中间件。
    • 优点是性能高,缺点是需重新编译主程序以更新插件。
  5. 脚本插件(解释执行)

    • 使用嵌入式脚本语言(如 Lua、JavaScript)在运行时加载插件。
    • 示例:GopherLua、Otto、Agora。
    • 性能较低,但灵活性高。

🧪 示例代码概览

文章提供了一个基于 net/rpc 的简单插件系统示例,包括:

  • 插件定义与注册
  • 主程序启动插件进程并通过 RPC 调用方法
  • 插件方法包括字符串反转和退出操作

#1075 5 个 Systemd 加速的方法

2025-09-30

5 个提升 Linux 系统启动速度的 systemd 优化技巧,来自《5 systemd tweaks that really boost my boot time》。
不仅是减少启动秒数,更能提升系统响应速度,减少等待时间;通过分析、禁用、屏蔽和调优服务,可打造符合个人需求的流畅启动体验,且调整可逆,适合长期使用。

一、通过 systemd-analyze 定位启动慢的原因

  1. 工具作用
    • systemd-analyze:显示内核和用户空间初始化的总时间,提供启动时间的宏观概览。
    • systemd-analyze blame:按服务启动耗时排序,列出具体服务的耗时明细,定位低效服务(如配置错误或无用的守护进程)。
    • systemd-analyze critical-chain:展示服务依赖关系链,识别阻塞关键任务的服务,为调整启动顺序提供依据。
  2. 操作建议
    • 多次运行分析工具,区分偶发异常(如硬件检测延迟)和持续低效服务,优先优化问题最突出的服务;保存分析结果以便对比优化效果。

二、禁用不必要的后台服务

  1. 优化逻辑
    • 许多 Linux 发行版默认启用冗余服务(如无打印机时的打印守护进程、无蓝牙硬件时的蓝牙管理器),禁用这些服务可减少启动耗时。
  2. 操作方法
    • systemctl disable [服务名]:禁止服务随系统启动,需用时可手动启动;
    • systemctl mask [服务名]:彻底屏蔽服务(适用于确定完全不需要的服务),防止被意外启动。
  3. 注意事项
    • 避免盲目禁用服务,先确认服务功能及依赖关系;每次仅修改一项并测试,防止系统功能损坏。

三、利用 systemd 并行启动优化依赖关系

  1. 原理优势
    • systemd 支持服务并行启动(区别于传统 init 系统的串行启动),合理配置依赖可提升 CPU 和磁盘利用率。
  2. 优化方法
    • 通过systemctl list-dependencies或查看单元文件,检查服务依赖关系,移除不必要的依赖(如使用After=Requires=指令调整启动顺序);
    • 启用“套接字激活”(socket activation):仅在套接字被访问时启动服务,减少启动时的服务加载量。

四、屏蔽可能被重新启用的服务

  1. 适用场景
    • 部分服务可能因软件更新或依赖关系被重新启用,屏蔽(mask)可确保其持续禁用(如与现有网络管理器冲突的网络守护进程)。
  2. 操作命令
    • systemctl mask [服务名]:将服务绑定到/dev/null,阻止任何启动尝试;
    • systemctl unmask [服务名]:取消屏蔽。
  3. 注意点
    • 屏蔽前务必确认服务无间接依赖,避免影响其他功能。

五、优化桌面会话启动流程

  1. 显示管理器调整
    • 更换为轻量级显示管理器(如 LightDM 比 GDM 启动更快),或调整现有管理器的配置以减少启动耗时。
  2. 自动启动应用管理
    • 在桌面环境中禁用不必要的自动启动程序(如云同步工具、更新助手),仅保留必需应用,加快桌面加载速度。
  3. 启动目标优先级调整
    • 延迟非关键服务的启动,优先加载桌面环境,使系统更快进入可用状态。

#1074 Sublime Text

2025-09-29

Ubuntu 上 VSCode 打不开,应该是哪里报错了。
没空折腾,就直接安装一个 Subline Text 满足基本文档编辑需求。

-> % wget -qO - https://download.sublimetext.com/sublimehq-pub.gpg | sudo tee /etc/apt/keyrings/sublimehq-pub.asc > /dev/null

-> % echo -e 'Types: deb\nURIs: https://download.sublimetext.com/\nSuites: apt/stable/\nSigned-By: /etc/apt/keyrings/sublimehq-pub.asc' | sudo tee /etc/apt/sources.list.d/sublime-text.sources
Types: deb
URIs: https://download.sublimetext.com/
Suites: apt/stable/
Signed-By: /etc/apt/keyrings/sublimehq-pub.asc

-> % sudo apt update
-> % sudo apt search sublime
-> % sudo apt install sublime-text
  1. Ctrl + Shift + P,输入 Install Package Control
  2. Ctrl + Shift + P,输入 Package Control: Install Package,弹出来的搜索框中输入 ChineseLocalizations,选中点击安装。
  3. 几秒之后,等中文包安装好,UI 就换成中文显示了。

备注:快捷键

Shift + Alt + Up/Down: 多行编辑

#1071 WSL 检测到 localhost 代理配置

2025-09-04

Cygwin 实在是有点太慢了,忍不了,研究好几次也没有解决慢的问题,切入 WSL2 了。

但是留意到打开 WSL 总有这个警告:

wsl: 检测到 localhost 代理配置,但未镜像到 WSL。NAT 模式下的 WSL 不支持 localhost 代理。

按照 CSDN 上的文章,在用户目录下创建 .wslconfig

[experimental]
autoMemoryReclaim=gradual
networkingMode=mirrored
dnsTunneling=true
firewall=true
autoProxy=true

PS: 按照文档下面 4 个已经不再是实验性了,应该放在 wsl2 Section 下。
PS:后面三个 true 配置是默认值,不需要。

配置之后,在 cmd 中执行 wsl --shutdown 重启一下,果然就不报了,但是 WSL 中无法使用公司的 VPN 连接内网。

根据文档,networkingMode 有四种取值:

  • none 关闭网络连接
  • nat NAT,默认值
  • mirrored
  • virtioproxy 使用 VirtioProxy 网络代理

发现只有 mirrored 配置才不打印警告信息,但是就是不能使用 VPN。

[wsl2]
networkingMode=mirrored

算了,还是忍忍吧。

#1070 进箱:电子邮件自动归类

2025-08-17

谷歌(Gmail)和苹果(Apple iCloud)

Gmail: Primary(主要) Social(社交) Updates(动态) “Forums(论坛) Promotions(推广)
Apple: Primary(主要) Transactions(交易) Updates(更新) Promotions(推广)

Gmail 和 Apple 分类比较类似:

  • 主要:个人邮件
  • 更新/动态:资讯、订阅
  • 推广:营销邮件

不同的是,谷歌搞了一个社交与论坛,因为他们有这方面的业务。
苹果则是单独列了一个交易,将订单、物流等邮件单独管理。

微软(Outlook)

  • 重点
  • 其他

这个归类方式就比较简单,可能和微软的在线业务不够丰富、市场占有率不够高(和谷歌、苹果相比)有关。

总结

这个分类就收益于 AI 的出现,体现了 ISP 对电子邮件内容的控制程度的升高。

#1069 给女儿讲的历法知识

2025-07-27

阳历、阴历、阴阳历

  • 公历(阳历):源于儒略历(公元前 45 年,由罗马皇帝凯撒推行),后演变为格里历(1582 年,由教皇颁布)。
  • 农历(阴阳历):兼顾太阳与月亮的运转规律,同时融入反映农作时间的二十四节气。
  • 伊斯兰历(阴历):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唯一纯阴历,与回归年偏差较大(例如今年元旦在冬季,数十年后元旦可能出现在夏季)。
    • 该历法以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于公元 622 年从麦加迁徙至麦地那为元年,为世界穆斯林通用,在中国亦被称为回历(是回族采用的传统历法)。

置闰规则

  • 公历:通过加入闰日实现闰年,每 4 年设一个闰日;若年份能被 100 整除,则不视为闰年。
  • 农历:闰年通过加入闰月实现。
  • 伊斯兰历:以加入闰日设置闰年,30 年中有 11 年为闰年,平年 354 天,闰年 355 天。

二十四节气

由于二十四节气是按照太阳的运行规律来划分的(太阳在黄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用于指导农作,所以与公历日期相对固定(前后相差 1-2 天)。
将一个回归年 365 天均分为 24 等分,也就是每个节气 15 天。

节气 公历日期范围 含义(简要)
立春 2 月 3-5 日 春季开始,万物复苏。
雨水 2 月 18-20 日 气温回升,降雨增多,利于作物生长。
惊蛰 3 月 5-7 日 春雷始鸣,冬眠动物苏醒。
春分 3 月 20-22 日 昼夜平分,春季过半。
清明 4 月 4-6 日 天气清朗,草木繁茂,扫墓祭祖时节。
谷雨 4 月 19-21 日 雨水充足,谷类作物茁壮成长。
立夏 5 月 5-7 日 夏季开始,万物进入生长旺季。
小满 5 月 20-22 日 北方麦类灌浆饱满,南方夏收作物即将成熟。
芒种 6 月 5-7 日 麦类成熟收割,晚稻等作物播种,“忙种”之意。
夏至 6 月 21-22 日 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盛夏开始。
小暑 7 月 6-8 日 天气炎热,但未到最热。
大暑 7 月 22-24 日 一年中最热的时期,高温多雨。
立秋 8 月 7-9 日 秋季开始,气温逐渐下降。
处暑 8 月 22-24 日 暑气结束,天气转凉。
白露 9 月 7-9 日 气温降低,早晚露水凝结成白色。
秋分 9 月 22-24 日 昼夜再次平分,秋季过半。
寒露 10 月 8-9 日 气温更低,露水带寒意,即将入冬。
霜降 10 月 23-24 日 开始出现霜冻,作物需防冻。
立冬 11 月 7-8 日 冬季开始,万物收藏。
小雪 11 月 22-23 日 气温下降,开始降雪,但雪量较小。
大雪 12 月 6-8 日 雪量增多,气温显著降低。
冬至 12 月 21-23 日 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寒冬来临,此后白昼渐长。
小寒 1 月 5-7 日 天气寒冷,但未到最冷。
大寒 1 月 20-21 日 一年中最冷的时期,寒风凛冽。

#1068 17 种基本粒子

2025-07-26

根据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基本粒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元,可分为费米子(构成物质)和玻色子(传递相互作用)两大类。以下是 17 种基本粒子的分类及简介:

一、费米子(物质粒子)

费米子是构成物质实体的基本粒子,自旋为半整数,遵循泡利不相容原理,共 12 种。

  1. 夸克(6 种)

    • 上夸克(u):电荷 +2/3,质量最轻,构成质子和中子。
    • 下夸克(d):电荷 -1/3,与上夸克共同组成原子核。
    • 粲夸克(c):电荷 +2/3,质量约 1.27 GeV,存在于高能粒子碰撞中。
    • 奇夸克(s):电荷 -1/3,参与形成 K 介子等。
    • 顶夸克(t):电荷 +2/3,质量最大(约 172 GeV),寿命极短。
    • 底夸克(b):电荷 -1/3,质量约 4.2 GeV,常见于 B 介子。
  2. 轻子(6 种)

    • 电子(e⁻):电荷 -1,参与化学反应与电流传导。
    • μ 子:电荷 -1,质量约为电子的 207 倍,不稳定。
    • τ 子:电荷 -1,最重的轻子(质量约 1.78 GeV),迅速衰变。
    • 电子中微子(νₑ)、μ 子中微子(νμ)、τ 子中微子(ντ):电中性,质量近乎为零,几乎不与物质作用(“幽灵粒子”)。

二、玻色子(作用力粒子)

玻色子传递基本相互作用,自旋为整数,共 5 种(胶子虽为 8 种但归为 1 类):

  1. 规范玻色子(传递基本力)

    • 光子(γ):传递电磁力,无质量,电荷为零,形成光与电磁波。
    • 胶子(g):传递强力,无质量,通过“色荷”束缚夸克(共 8 种,但作为一类)。
    • W⁺/W⁻ 玻色子:传递弱力,质量约 80.4 GeV,导致原子衰变。
    • Z⁰ 玻色子:传递弱力,质量约 91.2 GeV,电中性。
  2. 希格斯玻色子(H⁰)

    • 通过希格斯场赋予其他粒子质量,自旋为 0,质量约 125 GeV/c²(2012 年由 LHC 发现)。

三、总结:17 种基本粒子列表

类别 粒子 数量 作用
夸克 u, d, c, s, t, b 6 构成质子、中子等强子
轻子 e⁻, μ⁻, τ⁻, νₑ, νμ, ντ 6 电子参与化学,中微子穿透性强
规范玻色子 γ, g, W⁺, W⁻, Z⁰ 5 传递电磁、强、弱力
希格斯粒子 H⁰ 1 赋予其他粒子质量

注:

  • 标准模型中,胶子实际有 8 种(对应强力的“色荷”组合),但通常归为 1 类。
  • 引力子(传递引力)尚未被实验证实,未计入标准模型。
  • 反粒子(如正电子)未单独列出,因它们与对应粒子质量相同、电荷相反。

四、超出标准模型的候选粒子

尽管标准模型已解释绝大多数现象,但以下粒子可能存在于更深层理论中:

  • 暗物质粒子(如轴子、WIMP):占宇宙物质的 27%,尚未直接探测。
  • 超对称粒子:理论预言每个标准模型粒子存在一个超对称伙伴(如“超电子”)。
  • 引力子:量子引力理论中的假设粒子。

未来实验(如更高能对撞机、中微子观测)或将揭示新物理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