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C

韩信:功臣末路断头颅

听易中天讲韩信(《汉末风云人物》)时说了这句,功臣末路断头颅。我以为是来自古文或古诗,一查,原来来自九十年代一部电视剧的主题曲。
PS:电视剧找出来,看不下去,画面、演技看起来都远不如同一时期的《三国》。歌也不中听。虽然贴吧有人似乎挺怀念的,但我毕竟不是那个时代的人,没有情怀分。

《淮阴侯韩信》

《淮阴侯韩信》主题曲

十面埋伏

亮煌煌几页史书,
乱纷纷万马逐鹿。
雄赳赳一代名将,
野茫茫十面埋伏。
山埋伏,水埋伏,
将军战术传千古,
云埋伏,雾埋伏,
功臣末路断头颅。
疑兵疑阵在何处?
疑兵疑阵在何处?
战场埋伏!
官场埋伏!
朝廷埋伏!
宫廷埋伏!
帅才不及帝王术,
兵书不如圣诏书,
空留下十面埋伏古琴谱,
让后人评述功过何如。

韩信的悲剧确实是功高震主以致兔死狗烹,但是站在那个历史背景下,虽然朝廷对他诸多防范、诸多打压是真,但最后之所以被吕后与萧何谋杀,还是第一个被消灭的异姓王,他自己也应该负有一定程度的责任。就《史记·淮阴侯列传》看下来,韩信这人,做人、做官都不够稳重,和项羽半斤八两,在那个时代是早晚出事的。就几千年历史来看,刘邦算是比较地道的了。

之所以诸侯王纷纷谋反,以致被杀,我想可能是那个时候大一统的政治制度尚不成熟,没有那么深入人心,诸侯王往往存在过去独立封国的那种幻想,朝廷的人可能认知也不那么充分。想要恢复周制的诸侯王难免和希望继续维护秦王朝建立的大一统的中央政府产生严重冲突。别人就不说了,光是所谓汉初三大名将——韩信、彭越、英布,就在一年左右时间,先后造反失败被杀。

总的来说,一个军事奇才,又有诺大功劳,最后落个那样的下场也是悲催。结局还不如项羽,至少作为一个将军,项羽最后死于战场,战斗到了弹尽粮绝的最后一刻。“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嘛!还是让人怀念的。那句 “吾悔不用蒯通之計”,我听到都感觉韩信真的太憋屈了。若是一开始战队项羽,或许是可以保住齐王王位的。

多说一句,《史记》中对韩信密谋造反的描述似乎不可信。造反过程轻描淡写,最后被杀的那一套流程倒是反而写的细致些。

参考资料与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