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代,王权衰落,诸侯争霸,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各国开放政权以延揽人才,打破了本来的贵族政治体制,使得原本几乎没有资格参与政治的庶民可以发表自己的政见并参与政治决策,又因为人口的增加,土地分配困难,社会发生剧变。这一时期有思想的知识分子,面对现实的社会问题、人生问题等,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和思想。个人利害与国家之间的利害交互运用,相互影响,标新立异。各种学说、思想纷纷出现。
- 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中引述了司马谈(司马迁之父)对学术流派的见解,司马谈把先秦以来的学派总归纳为六家(论六家要旨),即:
道家
、儒家
、墨家
、名家
、法家
、阴阳家
。 -
东汉班固在《汉书》中则把先秦以来的学派归纳为十家(九流十家),即:道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阴阳家、
纵横家
、农家
、杂家
、小说家
。《汉书・艺文志》持诸子百家出于王官论:
-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史官掌纪录典籍)。”
-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司徒掌教育)。”
- “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清庙之守掌祀典)。”
- “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礼官掌礼秩)。”
- “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理官掌刑法)。”
- “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羲和掌星历)。”
- “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行人掌朝觐聘问)。”
- “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议官乃谏官议郎之属)。”
- “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神农、后稷教民稼穑)。”
-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稗官乃小官)。”
-
吕思勉认为“
术数
”、“方技
”、“兵书
”三略,亦可称为先秦诸子,可算为十二家。
PS:
- 九流十家:“十家” 就是班固归纳的十家,“九流” 就是去掉其中的小说家。
- 三教九流:“三教” 是儒释道,“九流” 就是上面的九流。
- 这里的九流是九个思想流派,与按照社会地位,把人归纳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中的九流没有关系。
学派 | 人物 | 著作 |
---|---|---|
道家 | 老子、庄子、列御寇 | 《老子 "老子 (书)")》、《庄子 "庄子 (书)")》、《黄帝四经》、《淮南子》、《列子》 |
儒家 | 孔子、孟子、荀子、曾子、子思、子夏 | 四书五经等 |
墨家 | 墨子、禽滑釐、孟胜、田襄子 | 《墨子 "墨子 (书)")》、《墨子闲诂》、《田俅子》、《我子》、《随巢子》、《胡非子》 |
名家 | 邓析、惠施、公孙龙、尹文 、宋钘 | 《邓析子》、《公孙龙子》、《尹文子》、《惠子》、《黄公》、《毛公》、《成公生》 |
法家 | 管仲、子产、韩非、商鞅、慎到、李斯、申不害、李悝 | 《商君书》、《韩非子》 、《法经》、《管子》、《申子》、《李子》、《慎子》 |
阴阳家 | 邹衍 | 《汉书‧艺文志》著录“阴阳家二十一家,三百六十九篇”,现代都已失传。 |
纵横家 | 鬼谷子、张仪、苏秦 | 《捭阖策》《战国策》 |
医家 | 扁鹊、岐伯 、淳于意 | 《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 |
兵家 | 孙武、孙膑、吴起、尉缭 | 《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起兵法》、《尉缭子》 |
杂家 | 吕不韦、刘安、尸佼 | 《吕氏春秋》、《淮南子》、《尸子》 |
农家 | 许行、计然 | 《神农》、《黔老》 |
小说家 | 虞初、屈原、字玉 | 《虞初志》、《离骚》、《九辩》、《神女》、《高唐》 |
方技家 | 岐伯 、淳于意 |